关注养生的你,可能听说过这样的话:“心者,五脏六腑之主也”,“心动,则五脏六腑皆摇”。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、延续,以心君最为重要。心主血脉。心血是否充足,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寿命长短,和生命质量。

那么,作为中年人的你,心血是否充足?在劳碌半生之后,你还剩下多少心血?心血不足的征兆,可能在你身上早有体现,只是你从未意识到而已。
1、生活中的你越来越烦躁,越来越没有耐心,甚至连一点噪音对你来说,都会让你害怕、焦躁。这是心血不足,心火亢盛,难以心平气和的表现。

2、倒在床上,脑海中呈现的是白天的纷扰事端,久久难以入睡。凌晨两三点钟醒来,想的是第二天要做的琐碎事宜,瞬间睡意全无,睁眼到天亮。这也是心阴不足,心阳亢盛的表现。
3、走进家门,随手放下的东西忘记在哪里,怎么找也找不到。公交卡、地铁卡、银行卡,放在哪个包里,第二天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。这是心血亏虚,心神失养而健忘的表现。

4、白天上班,大脑处理很多信息,晚上回家顿觉身心疲惫,不想用脑去思考任何事情。这也是心血不能濡养心神的表现。
5、脸色越来越黄,血色越来越淡,伸出舌头,舌质也是偏淡。伸出手掌,可以见掌心纹理越来越多而杂乱,手指肚干瘪,手指甲淡白。这是心血不足,不能濡养周身所致。

6、容易出汗,没干什么也会流一身汗,到了晚上甚至会盗汗,同时有一些怕冷。这是阴血亏虚,卫阳之气虚衰兼有虚热的表现。
7、乏力,想走一走,跑一跑都完全不可行,已经很久没有从前生龙活虎的样子了。这是气血不足,不能濡养肌肉、筋经的表现。
这些现象,在你身上可能早已有过。其中,失眠、健忘、心悸、心惊等,是典型的心血不足的征象。这些现象出现的时候,你的心血可能真的不多了。
心血不多了,我们该怎么办?今天在这里,我们要为你介绍一张祖国传统方剂。它就是源于《正体类要》的“归脾汤”。别看它的名字和脾相关,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养心血的妙方。只不过,它养心血,是以补脾为主要途径。因此也可以说,它是补益心脾,从而大补心血的千古良方——准备白术、当归、白茯苓、黄芪(炒)、龙眼肉、远志、酸枣仁(炒)各一钱,木香1.5克,炙甘草1克,人参3克,水煎服,加大枣和生姜。每日一剂。
这归脾汤到底有和神通呢?关于此方的君药,不少中医学著作里都由不同的解读。我们知道,心血是否充盈,和脾的关系最大。因为脾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,是形成心血的主要原材料。此外,心血不足,神明失养,人难免会失眠多梦、精神恍惚、心悸疲劳。所以从这些来看,作为君药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功能,第一,大补心血,以宁心神。第二,就是健脾益气,生化水谷精微,以供心血之用。只有这样,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。人参和龙眼肉,就符合这样的要求。
人参,性味甘温,入心脾经,能大补心脾之气,壮元阳,生津止渴。由于它可以补心益智,所以《神农本草经》认为它可以“补五脏、安精神,定魂魄”。这对于心血虚的人来说是十分合适的。龙眼肉,性味甘温,入心脾经,是安神养血的良药。这两味药联合起来,可以养心脾、安神志,强心血,所以是君药。
除了这两味药之外,还有一味当归,在这里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当归能养血活血。同时,它还入心经,可以把生成的气血更好地引入心君那里,供心神享用。尤其是在人参、龙眼肉大补心脾的作用下,其养心血的作用更加显著。因此,这当归的加入为生花妙笔。
接下来,全方就按照健脾益气和养心宁智两个中心来调兵遣将。其中,黄芪和白术,前者健脾益气,大补脾肺;后者苦温燥湿,健脾助运,它们俩主要配合人参,将脾气养好。此外,茯神、远志、酸枣仁三味药,全都是宁心安神的妙品。它们辅助龙眼肉,养心血,安心神,让失眠、健忘、心悸的问题得到解决。
为了缓解如此多补益的药品产生滋腻的问题,我们用木香来理气醒脾,使得全方补而不滞 。再加上红枣和生姜调和营卫、固护中焦以生气血,我们心脾两虚、心血不足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了。

由此可见,此方实在是主次分明。它虽然叫做归脾汤,方中也确实在大补脾气,但是总体来说,它的主要目的还是通过健脾来养心血,养心宁智的效果特别好。所以,心血虚而心悸、心慌、失眠、健忘、烦躁的人用它,是非常合适的。